社会新闻
“僵尸企业”专题
公司新闻
 
 
“僵尸企业”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 新闻中心 > “僵尸企业”专题
学者:僵尸企业是自己瞎折腾的结果

学者:僵尸企业是自己瞎折腾的结果

发布时间:2016082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程虹

 

  [没有哪个企业家希望自己经营一生的企业成为僵尸企业,要摆脱这一命运,企业家就必须清楚自己的使命,不要再一味去搞融资套政策,去钻研类似寻租和跑关系之类非生产性行为,而是要认认真真地生产,要具备并实施真正的工匠精神,通过创新来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实现企业由量到质的飞跃]

  近年来,产能过剩作为当前中国最为严重的宏观经济风险之一,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产能过剩最典型的表现之一,莫过于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

  分析这些僵尸企业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人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补贴,另一个则是银行的救助。为此,有人认为要去除僵尸,那就只要政府不补贴,银行也不救助就可以了。然而,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知道,政府并非对所有效益不好的企业都进行补贴,而银行更不会对所有效益不好的企业进行救助。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他们只是对其中一部分企业给予补贴政策和资金救助。按常理来理解,那些争取到政府补贴或银行救助的企业,一定并非等闲之辈,一定是具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才将政府与银行套住。

  最近,我们基于这一问题开展了一项专门的研究,结果发现,僵尸企业之所以会存在,除了与政府补贴与银行救助有关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企业自身的微观因素。

  论文发现,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成为僵尸企业,需要这些企业具有相当的本事,也就是企业家们必须要有忽悠政府和银行的能力。试想一想,如果不是这样,哪个政府或银行会被一个效益极差的企业牵着鼻子走呢?根据我们的测算,僵尸企业平均享受到的政府补贴,是其他企业的3.57倍,其中,政府补贴既包括技术创新补贴,也包括税收返还。享受了政策红利和资金偏爱的这些企业,它们又是以怎样的效益来回报社会的呢?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非僵尸企业的人均研发支出是僵尸企业2.52倍,而僵尸企业的数控机器占比与技能型员工占比,分别高出非僵尸企业”6.65个百分点与3.59个百分点。这些调查数据再次证明了僵尸企业具有非比寻常的忽悠能力。

  感叹之余,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企业家的智力和能力。但是,他们把能力用错了地方,不是想着带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是绞尽脑汁想着通过政府的补贴和银行的救助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从这个层面上说,僵尸企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们自己折腾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这些企业家不仅瞎折腾,而且是穷折腾,他们将精力放在如何争取外部资源上,而没有考虑如何从内生能力上来增强自身实力。一般来说,作为企业,最大的能力就是要把产品生产好,也就是要提升产品的质量能力。然而,这些僵尸企业的产品质量却非常薄弱,无论从产品的不合格率,还是从符合国际标准的数量,产品退货的货值占比,抑或是企业拥有的品牌数量等标准来评判,僵尸企业在每一个方面都显著差于其他企业。

  因此,产品质量低下,是导致僵尸企业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来驱动经济的增长,大量的企业盲目依靠资本扩张与规模扩大来占据市场,而并非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所形成的差异化市场竞争能力质量溢价来获得市场收益。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社会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这种速度型的增长模式还勉强可以维持,但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企业不可能再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实现快速扩张。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需求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供给与需求双方存在极度的不匹配,出现了大量过剩产能,那些缺乏质量竞争力的企业,必然会逐渐丧失其市场份额,进而出现经营亏损,只能逐渐演化为僵尸企业

  虽然说僵尸企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家自己折腾的结果,但并不是说一个企业家不需要适当的折腾精神。折腾,可以是对的方面,也可以是错的方面,只要是方向正确的折腾,比如脚踏实地开展质量创新,包括提高质量、从事技术研发等,致力于提升企业的内生能力,其结果定当与僵尸企业截然相反。

  我相信,没有哪个企业家希望自己经营一生的企业成为僵尸企业,要摆脱这一命运,企业家就必须清楚自己的使命,不要再一味去搞融资套政策,去钻研寻租和跑关系之类非生产性行为,而是要认认真真地生产,要具备并实施真正的工匠精神,通过创新来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实现企业由量到质的飞跃。

  (作者系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返回】
 
 
       

地点: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邮编:100195 电话: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传真:010-88499941
E_mail:kefu@qiyeqs.com   网址:http://www.qiyeqs.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6007132号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17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