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或绕行僵尸企业分层展开
发布时间:2016-08-15 来源:华尔街见闻
据媒体披露,对“僵尸企业”的债转股最新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这一次改革可能并非“大规模”实施,而是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分层逐步展开。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讨论许久的债转股方案几经周折,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审议。不过相比上一轮债转股方案,多数专家认为,如今上报的方案可能不会大面积、大规模推行,而是以试点方式分类别展开。”
债转股改革,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从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为清理银行和国有企业债务难题,中国实施了第一轮债转股改革。
《中国经营报》报道称,
“上一轮债转股更多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以解决国企债务,这次的方案却大不同,预计国务院会对某类公司或者某个大型央企、国企出台单独政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宏观组原组长景学成也表示,市场化手段或将是这轮债转股的特点。
“市场化债转股”启动 钢铁煤炭成先锋?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可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以来,债转股的概念逐步走热,不过此后一直未见相关正式文件出台。
华尔街见闻此前援引 《财新网》8月报道称,这轮市场化债转股从钢铁煤炭企业开始,AMC、地方AMC将成为实施主体。
银监会就《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处置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中提到,可以对去产能的钢铁煤炭企业实施续贷支持,对主动去产能、流动资金有困难的钢铁煤炭企业,银监会表示可以支持银行业对其进行续贷、免息甚至消债等措施。
对此,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此前在华尔街见闻的专栏文章提到,债转股如果由银行来主导,银行会面临很多问题。
企业杠杆率太高,高负债运营,经营性现金流无法覆盖还本付息支出,这是债转股的直接原因。据估算,前十大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1%,前十大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约为65%。考虑到所有者权益中法定资产重估增值、企业合并带来的商誉等无形资产等占比不低,实际资产负债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