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僵尸企业”专题
公司新闻
 
 
“僵尸企业”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 新闻中心 > “僵尸企业”专题
去产能打响攻坚战 处置“僵尸企业”料步入加速期
 

去产能打响攻坚战 处置“僵尸企业”料步入加速期

发布时间:2016-08-04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84日讯(记者王斌) 去产能攻坚战正在打响。昨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撰文指出,将积极化解和转移过剩产能;严格执行 “僵尸企业”退市制度。专家分析,“僵尸企业”退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下半年将加大实施力度。据悉,处置“僵尸企业”实施方案有望近期出台。

去产能稳步推进 下半年加大实施力度

数据显示,上半年,钢铁去产能的量达到1300多万吨,是今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全国17个地区和有关中央企业已全面启动煤矿关闭退出工作,共退出产能7227万吨,为全年目标任务量2.5亿吨的29%

“这是一个正常的进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义平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去产能是市场化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如果用一刀切手段,反而达不到目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日前表示,“上半年去产能的工作重点是部署任务,下半年要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僵尸企业”退出任务艰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曾表示,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被看作是“去产能”的“牛鼻子。但“僵尸企业”规模不小,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统计,2005-2013年的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其中,钢铁行业是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一个行业,其占比达到51.43%

按所有制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最高,远低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报告指出,而在成立超过三十年的“老”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和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加大了“僵尸企业”的清理难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瑞龙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僵尸企业”退出面临着地方经济增长、就业、财政等巨大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分析,有些企业是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些企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为了保证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地方政府有可能会持续不断地向亏损企业输血。

处置“僵尸企业”方案有望近期出台

日前,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制定的处置僵尸企业的实施方案有望近日出台,国资委也制定了僵尸企业处置方案,并在央企进行全面部署。

7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重点工作是“四个一批”,其中之一就是清理退出一批“僵尸企业”。

从政策层面的消息来看,处置“僵尸企业”将进入加速期。对于如何处置和减少“僵尸企业”,人民大学上述报告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

第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尤其是慎用产业政策。地方政府要减少对企业运行的干预,不要利用行政力量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不要给缺乏效率、生存无望的僵尸企业提供各种补贴和迫使银行发放贷款。

第二,完善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指标,全面理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要警惕最后的结果是国企光是“做大”而没有真正“做强”和“做优”。

第三,强化银行的预算硬化。一是要加强对银行体系的监管,二是要减少地方政府对辖区内银行的行政干预,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银行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第四,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网。

第五,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关键是明确国企定位。进一步对国企进行分类改革,明确哪类国企要承担政治和社会功能,哪类国企是纯粹的市场化企业。对于前者,限制数量,当作特殊企业来对待;对于后者,加强市场化考核,鼓励做强做优。

杨瑞龙对中国网财经表示,“僵尸企业”退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核体系、就业、财政、金融等相关政策支撑。

 

【返回】
 
 
       

地点: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邮编:100195 电话: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传真:010-88499941
E_mail:kefu@qiyeqs.com   网址:http://www.qiyeqs.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6007132号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17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