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淘汰"僵尸企业"说易行难 “有毒债务”难化解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4日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在中国政府努力推进企业改革之际,2016年上半年的违约事件数量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分析人士警告说,中国违约潮带来的冲击可能波及全球市场。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 外媒称,当中国在2016年春天允许东北特钢集团发生债务违约时,那本该标志着政府已下定决心,要让那些长期受呵护的国有企业承担其错误决策带来的后果。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12日报道,三个月过去了,结果是……没有任何后果。这家处境艰难的钢铁企业之后又多次未能按期偿付债务,但它却尚未正式提交关于破产保护的申请,也没有关闭低产能部门或是启动业务重组程序。
报道称,在较为成熟的经济体中,违约通常会带来痛苦的变革,包括董事会洗牌和资产出售。但中国提高企业效率的新运动已经不得不让位于增长和就业等短期问题。
因此,中国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和坏账这两大问题很可能还要拖上好些年,这将阻碍经济增长,使中国充斥着不需要的产品。
美国奥纬咨询公司合伙人伯恩哈德·科坦科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所说的是至少十年时间。”
报道称,让企业倒闭的过程将是痛苦和危险的。中国的企业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有大约1.3万亿美元的企业债将于2016年下半年到期。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表示,其中有大约247亿美元是最严重的“有毒债务”,而拖欠此类债务的就是像东北特钢这样的现金流少于短期债务的“锈带”企业。
报道称,在中国政府努力推进企业改革之际,2016年上半年的违约事件数量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分析人士警告说,中国违约潮带来的冲击可能波及全球市场。
东北特钢是辽宁省政府十年前组建的一家庞大的钢铁企业,由三家钢铁企业合并而成。辽宁省政府持有这家公司70%的股权。作为中国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商,东北特钢在大连拥有1万名员工。
东北特钢因为繁荣时期的庞大开支而陷入困境。当时它曾从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有银行大量借贷。它的开支包括在2012年斥资20亿美元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新总部。东北特钢目前的产能是其180万吨实际产量的两倍多。公司数据显示,它的债务是其年收入的两倍。
报道称,2016年3月,东北特钢未能按期偿付约1.21亿美元的债务。这一事件曾被称为中国政府化解债务驱动型产能过剩努力的转折点。东北特钢成为出现债务违约的最大国企之一,而当时中国政府正呼吁通过破产和兼并来重塑企业部门。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孙学工6月说:“中国不会允许僵尸企业苟延。”
报道称,然而,根据对债权人、员工和供应商的采访,东北特钢基本上未受影响。据一位协助组织该公司与债权人会议的官员说,东北特钢及其大股东辽宁省政府并未进行业务重组,而是向债权人施压,要求其同意该公司仅偿付所欠债务的三分之一,将另外三分之一债转股,并对余下的债务进行展期。
这位官员说,在2016年早些时候的一次会议上,数十名债权人对债转股计划表示反对,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自己收回的资金将少于被拖欠的债务。
东北特钢是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出现债务违约的至少六家国企之一。这其中只有两家企业申请了破产重组,分别是保定天威集团和广西有色金属集团。
报道称,辽宁省政府很想挽救东北特钢。东北特钢正式破产将迫使辽宁省让工人下岗并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辽宁省现在已经忙于应付数十家濒临倒闭的“锈带”企业。
那位曾组织债权人会议的官员说:“东北特钢失去了信用,现金流也断裂了。问题变得很难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