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三年处置500多家“僵尸企业”
发布时间:2016-06-07 来源:市场导报
温州三年处置500多家“僵尸企业”已有13次阅读发布时间:2016-06-07字号:小 中 大 近三年来,温州痛下决心,通过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妥善处置了500多家因民间借贷危机而产生的僵尸企业,探索出了一条以法院破产审判为中心、协调多部门参与的“去僵尸”路子。
五年前的温州债务危机让当地产生了数百家僵尸企业,既闲置了资源,也产生了大量信用垃圾。如何处置这些经济体“蛀虫”,成为当地面临的突出难题。温州冲破阻力推动僵尸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以市场和法律手段处置这些“僵而不死”企业。
“僵尸企业处置对温州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些企业很多是因为债务危机而僵在那里,如果不处置,银行、债权人的坏账一直烂着,无形中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接下去就是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温州市发改委党委委员张长天说,通过破产程序来把这些债务关系解开,就可以让所有被僵尸企业困住的人解放出来,开启新一轮经济活动,“僵死”的资源、生产能力也会随之复活。
“地方政府因为‘面子’,银行、债权人因为票子,法院因为‘帽子’,加之破产案件周期长、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导致企业破产案进不了法律程序。”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建新说。
针对企业依法 “死亡”路上的种种难题,温州市明确,由温州中院开列清单,各部门组成联席会议逐项解决这些问题。扫清了破产路上的“拦路虎”,破产案件在温州逐渐增多。开始探索的2013年,温州两级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198件,占浙江省破产案件受理数的57.51%,全国的9.9%(1998件)。
2013年至2015年,温州两级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554件,审结425件,分别占全省43.79%和53.59%。“数字变化反映出温州企业面对困境的心态在变化。”徐建新说,面对破产,温州政府、企业界不再讳莫如深,而是逐渐接受了这一依法依规的企业消亡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