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简化企业注销流程,推进“僵尸企业”退出
发布时间:2016-03-11 来源:中国网
中工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杨召奎)国家工商总局今天发布的《“十二五”全国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实行简易注销程序和规范企业报送年报,大量“僵尸企业”退出市场,企业注销数量大幅增长。2015年,企业注销数量达75.78万户,同比增长57.1%。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化解产能过剩是2016年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这其中涉及“僵尸企业”合理有序地退出市场。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对记者表示,为了配合国家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改革任务,工商总局正在稳步推进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的简化和完善,研究在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环境下,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简易注销试点工作就是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企业快速退市,减少其退市障碍,帮助企业针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有效破解创业者‘退出难’问题。”刘俊臣说。
据了解,工商总局已于2015年初即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广东省深圳市作为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简易注销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从试点地区的情况来看,简易注销在方便企业退出市场、节约企业时间成本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企业注销程序大幅度简化。宁波市的企业注销办理环节普遍由原来8个减少到2~3个,提交材料由9项减少为5项,办理时间由原来近2个月缩短为可当场办理,平均5至10分钟即可办理完成注销手续。盐城市的企业申请材料齐全即可当场办结注销登记,仅需 1天,比过去提速90%。
二是调动了企业注销的积极性。手续的便利降低了商事主体退出成本,大大调动了原先因手续烦琐而“懒得注销”的经营者注销企业的积极性,让无法继续经营的企业便利退出,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激发了市场活力。
三是社会反响良好。企业简易注销试点营造了一个有进有出的创业氛围,有效破解了创业者“退出难”问题,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成本。
刘俊臣表示,下一步,工商总局将配合国家去产能、消除“僵尸”企业改革安排,及时总结试点地区经验,进一步完善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加快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