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李曙光:僵尸企业无重整价值时应予破产清算
 

李曙光:僵尸企业无重整价值时应予破产清算

发布时间:2016-06-29    来源:财经网—评论

 

628日,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做客腾讯思享会夏季论坛,并做《中国应构建破产文化 让失败企业有效退出》主旨发言。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文字未经演讲者审订):

 

要点:

1、中国应该构建破产文化,让在市场失败的人能够有序地退出市场。

2、很多企业没有重整和重组兼并的价值,更应该用市场的方式主导。

 

以下为正文:

接着张维迎教授的说法,经济增长在中国主要靠创新,创新主要靠制度,但是我们原有的关注点都在市场进入和市场交易这个环节。比如企业创新,但创新企业进不了市场,好多领域是垄断的。进入以后,它的专利,它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交易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我想可能市场最重要的领域,即市场的退出。

我们怎么建立一个对待失败的破产文化,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这恰恰是我们认为这一轮改革当中或者是我们下面相当长时间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建构一个好的市场环境。这一点我跟张维迎教授的观点完全一致,下一步中国的改革也好,各方面你的发展也好,都不在于政府推动或者我们有好的政策或者我们建立多少个法律法规,都不在这,你如何建构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的交易秩序,市场的一个竞争的秩序,而最重要的市场竞争的秩序我认为要建构一个破产的机制,让一些在市场失败的人能够比较好的退出市场,这种文化在中国是没有的,中国历来是没有这种文化的。

所以,我们谈了好多年改革的难点、症结就没找到这样一个症结。所以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个症结就是如何建构一个比较好的破产文化。因为现在大家觉得我在市场当中如果失败了,那我们怎么去处理它,现在我们有两种方式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工商监管部门去年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改革,把年检制改为年报制度。目前中国的应年报企业1741万家,但是去年的数据显示实际年报企业是1400多万家,接近300万家企业是不参加年报的,没参加年报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就是我们讲的僵尸企业或者应该退出市场的企业。

我们以前也有一个研究,就是中国在前几年在年检情况下有注销和吊销,每年大概80万家企业退出市场,但所有这些退出市场都没有经过破产法的程序,是通过一种行政的甚至赖账退出市场,中国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对待市场失败的制度。

因此,我们到今天出现这么多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里面就有坑蒙拐骗的,既有那种欺诈性的,当然也有一些健康的,正常的、不愿意经营的、做不下去的或者就想改换门厅的,也有这样的,但是我们可以说中国每年有两三百万家应该退出市场的,应该相当一部分它是属于赖账的,不讲市场规矩的一些失败企业,甚至一些欺诈性的企业。

对于这样一些市场主体,这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没有研究的,除了这两三百万家企业之外,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个人是这个市场的老赖,不愿意退出市场,不愿意按照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制度、法律去退出市场,然后就在市场上坑蒙拐骗。

如果我们中国没有一个这样的破产文化,我想市场经济中永远存在大量的信用垃圾,你市场的交易是没有信用的,你市场的竞争是没有信用的,你市场是不讲信用的。所以,可能下一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产能过剩是这么一个大环境下出现的,大的环境我们整个市场经济当中都有很多是不讲市场退出规则的。我们其中有一部分,包括国有企业它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了,它也不走这个,按照行政程序或者要政府的补贴或者要银行续贷而苟延残喘,继续在市场上误导、诱导其他投资者,甚至欺诈其他投资者,那你这个市场还有什么健康的竞争?还有什么公平的竞争?完全就没有。

所以,中国下一步要把这样一个文化建立起来。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司法体系应该围绕着这样一个让市场失败者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对那样一些欺诈的市场失败者,全部政府的监管力量要扑进去,我们很多包括执行难政府那么多部门没有人去管,为什么财产找不着,为什么法院判决他应该还债但就是不还,他甚至有钱也不还,他有好多账号,好多资产分在其他地方,这么大的政府部门,这么多的包括公安、工商、质检、安全,包括财政、银行这些监管部门,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对待这样一些欺诈市场而失败的,欺诈投资者而失败的,为什么不让他们履行他们的诺言,为什么不让他们按照市场的优胜劣汰的规矩做事,如果你做不到这一步的话我觉得中国的市场经济要进入到下一步经济的增长,一种良性的经济增长,要让市场进入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状态我觉得是很困难的。

所以,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破产文化,从中央到地方,从我们每一个市场的投资者都要树立起能够按照法律的规矩来进行市场退出这么一个机制。

陶然:谢谢曙光老师。我也追问一个问题,现在包括央企和一些地方的国企改革过程中,最近中央政府提出来的一个政策是尽量不要让企业破产,要通过兼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你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法吗?

李曙光:这个说法有很多毛病,因为在90年代就出现过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破产这个词本身就含着重整的程序,和解的程序和清算的程序。所以,我们有一些领导不是很懂他就说少破产,少破产不是意味着除了清算之外,也少和解重整?但并不是这个意思,他希望多做重整、重组、和解,少清算。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们目前整个市场从中国的僵尸企业和整个市场竞争的信用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是应该走清算的路,因为我们很多企业是没有重整价值的,根本没有重整和重组兼并的价值,如果你硬要通过行政的手段逼迫这些企业拉郎配、去搞90年代的兼并重组,一帮一、一对红,那我们把好的企业也会带垮。所以,该清算的清算,该重整的重整,但是一定要用市场的原则,市场上有很好的方法,很多的金融工具,你被企业估值,完全可以看到一个企业是不是有营运价值,你的行政部门,你的法院、管理部门不要判断,让市场投资人,让债权人、债务人友好的谈判协商,他们去判断,他们一定会找到一个到底是清算的价值高还是重整重组的价值高,他们会找到一个合适的路。所以,更应该用市场的方式来做这件事儿。

 

李曙光

【返回】
 
 
       

地点: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邮编:100195 电话:122cc·太阳集成游戏·官网  传真:010-88499941
E_mail:kefu@qiyeqs.com   网址:http://www.qiyeqs.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6007132号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17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