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丰海绵的“起死回生”之路——安吉县首例由破产清算转入破产重整的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4日 来源: 安吉新闻网 作者: 文/陈丽君
2015年7月,瑞丰海绵停止生产。
2015年11月20日,安吉法院裁定受理瑞丰公司破产清算案件。
2016年1月26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
2016年3月初,确定新投资人。
2016年6月15日,瑞丰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通过对《瑞丰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的审议、表决。
这是出现在浙江浦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石笔记本上的一组“大事记”,清晰地记载着我县首例由破产清算转入破产重整的成功案例——瑞丰海绵的“起死回生”之路。
因为“三多”,公司停产
瑞丰海绵位于孝源街道,是一家生产高弹性家用海绵、家居用品的公司,由于对外担保过多、民间借贷过多、银行贷款过多这“三多”现象,债台高筑、无法清偿,导致企业于2015年7月停止生产。
同年11月,经过债权人申请,安吉法院裁定受理瑞丰公司破产清算案件,同时指定浙江浦源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浦源所又派出精兵强将组成管理人团队。几乎同一时间,县法院和孝源街道联合召开管理人会议,要求管理人尽最大力量平稳事态,安抚好180多个债权人和216名企业职工。
“不管是从稳定的角度,还是从其他角度来讲,我们觉得都应该尽快解决好这件事情。”管理人团队负责人陈石说,团队成立即日起,大家就开始工作,一分钟也不愿意耽搁,在最快时间内接收了瑞丰公司。
负债4亿多,但有生机存
经过全面彻底的债权债务清查,管理人团队发现瑞丰公司“负债体量相当大,对现有资产抵押率也高”。陈石说,公司负债竟然高达4个多亿,还有200多名职工工资及补偿金未解决,当时觉得问题非常棘手。
为了尽快结案,也为了对广大债权人和企业职工负责,管理人团队开展了大量调查工作。“就在广泛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产品是具备市场前景的,在华东地区很受欢迎。另外,在原材料价格都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成品价格却一直稳定。瑞丰仅因原企业控制人经营管理失误导致负债过高,难以为继。”陈石说,当大家在千头万绪中梳理出这条细丝时,十分激动,“我们立即和安吉县法院、孝源街道等进行了沟通联系,觉得企业不该就这么死了,可以为其寻找合适的投资人启动重整。”
在经过无数次商讨,并在无数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家认可了这个想法。孝源街道也表示,可以给新投资人足够的优惠待遇。
随即,寻找新投资人的程序启动。一方面,在省内外媒体发布招募公告,一方面,由当地政府牵头招商干部开展招商工作,同时,还发动原瑞丰公司法人代表寻找、物色。
3个多月后,原瑞丰公司的一名债权人找到了合作者,双方愿意联合,重新投资,并达成投资初步意向。但对方提出要求,原先提供贷款的4家银行,能够重新提供贷款。
旧债未偿,又欠新债,这行得通吗?管理人团队开始和各家银行展开了拉锯战,分析利弊,进行充分沟通。“斗智斗勇,软磨硬泡,十八般武艺皆用上。”陈石说,最终凭借管理人团队作出的优势分析,银行同意了管理人团队的方案。”特别是银行方答应了5年内不抽贷,对新投资人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
“双赢”的平衡点找到了,和投资人的谈判又有了优势。陈石说,原瑞丰公司的资产评估价是1.1亿元左右,但管理人团队硬是和投资人谈到了1.15亿元。“最终成交价格溢价,这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是罕见的。”为此,管理人团队分外开心。“2个多月的艰苦谈判都值得,为债权人又争取到了更多偿还资金。”当然,这也为新投资人节省了不少时间,为早日重新开工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新投资人的1000万元保证金到位。
从破产清算,到破产重整
2016年6月15日,瑞丰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160余个债权人出席会议,对《瑞丰公司重整计划(草案)》审议、表决,最终优先债权组、职工债权组、税收债权组均100%通过;普通债权组153人,99.35%赞成通过。
《重整计划》的通过,使瑞丰公司起死回生跨出关键一步,标志着企业步入破产重整阶段。“这也是安吉县首例由破产清算转入破产重整的成功案例。”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债权人说,如果瑞丰公司破产清算,这么多债权人要分配,自己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而破产重整后,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便能得到保障。
“通过破产重整,瑞丰的资产多了5000万元,这使我们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所以我肯定是投赞成票的。”一名湖州债权人说。
笔者了解到,由决定破产重整,到确定新投资人,只花了2个多月时间,管理人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投资方、银行方等各方面的信任。目前,对该企业破产重整的后续工作,浦源所管理人团队正按计划有序落实中。预计今年7月,即可开始机器设备保养、工人招募等各项工作,8月,新公司重新开始生产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