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危机看世界经济走向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振高 2010年12月07日01:21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很多银行倒闭,美国政府投入了几千亿美元救助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的银行,想把金融危机的冲击降低到最小程度。因美国是************经济体,和世界金融帝国,危机发生后,全世界都遭殃,尤其是与美国关系最密切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到冲击最为严重。
金融危机引起的连锁反应使美国很多银行、财团和企业破产。金融危机的起因是美国银行违规操作严重,如松弛的签名承受标准下的过度借贷、银行衍生产品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等等。小布什执政期间,美国表面一片繁荣,其实是危机四伏,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美国不再是制造业大国,也不再是软件业帝国,这也是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所定。
世界资本都是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流动,中国、印度有大量熟练、低廉的工人,而且政局稳定,在中国和印度投资建厂会取得非常大的投资收益,中国还有十三亿人口、印度有十亿,中产阶级都有三亿,所以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大市场,而印度却是仅次于中国的大市场。现在,美国的普通工人的工资相当于中国和印度的一个中层管理者的工资,美国工人加班严格按照美国法律进行,但是中国和印度的工人在2008年以前加班有很多暗箱操作,而且十二小时高效率运行,这就是美国工人失业的原因之一。
美国失业严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美国从建国到1915年总人口达到1亿经过了139年,从1亿到1967年突破2亿用了52年,而从2亿到如今跨越3亿大关仅用了39年。美国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虽然表明美国社会仍具有活力,但随着人口的膨胀,制造业的转移,美国公民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
国际金融危机西方发达国家虚假繁荣泡沫的破灭,国际金融危机最后演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产业没有升级换代,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新兴产业的诞生,代替老的产业。”世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经济起飞是因为当时的世界诞生了很多新兴产业,如石化、汽车、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等,中国在2008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是因为中国的资本家已经疯狂,拼命的生产大量的产品,而且是出口商品,等金融危机一爆发,发达国家消化链一断,商品就严重供过于求,所以中国的经济在2008年底到2009年才会探底。
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代工帝国,世界经济的版图是美国、西欧、日本经济体的崛起,六、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成为代工中心,八、九十年代代工中心转向中国的东部沿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将转向中国的内地和亚洲的印度、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国。
现在中国已从金融危机大伤中恢复元气,201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现在正在普及汽车、住房、信息、卫生、教育,所以中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汽车业、信息产业、保健产业、医疗产业等)强劲增长是中国的定海神针;另外中国这几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也拉动了中国国内的消费;中国还有一个促进内需的手段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但是本人不怎么认为,中国的中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的。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想摆脱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方法只有两个:“一是靠其科学家培育出新的战略产业。二是其工人大规模的降低工资。”不过看来第二条是行不通的,所以只能够走第一条路。
未来的新兴战略产业是什么?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还是环保产业?本人还是比较看好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世界能源的紧张是不可以逆转的趋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长,未来十年我还是比较看好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听说中国现在在这两大产业的投入上已经占领先机,希望中国这两大产业不再是替人打工产业(没有核心技术)。
以后困扰中国的最大的三个难题是腐败、失业和房地产,要彻底根治腐败就要改革司法制度,要解决失业就要解决通货膨胀,要驯服房地产就要按规矩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