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带来机会,不是危险 2010年03月17日14:41羊城晚报 字号:T|T
羊城晚报记者 孙毅蕾
谈危机
希腊挺过难关 英国处境堪忧
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与GDP的比值上限分别为3%和60%。而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国的财政赤字比重多数都在8%以上,公共债务占GDP比重更有超过100%。陷入危机漩涡的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因为统一货币欧元这个“欧洲经济的血液”而紧密联系在一起,颇有几分风雨同舟的味道。
但普罗迪认为,灾难已经过去。“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觉得希腊的信用被过度评估了。其实希腊经济规模只占到整个欧盟的2%,所以它的问题并不是整个欧盟的大灾难,而是一个很小的成员国的危机。”普罗迪说,希腊上周公布的48亿欧元财政紧缩计划,以及50亿欧元长期国债的成功发行,都表明希腊的情况正在好转。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在对财政预算进行积极瘦身并已订立具体目标。“我认为,现在最大的赤字是英国(12%),没有多少人想到英国处在破产边缘。因为这要看经济周期,预算投入后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虽然有很多悲观评论认为,欧盟国家如果措施不当,很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轮流跌倒,甚至就此消失在世界舞台上,但普罗迪还是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他认为,面对金融危机,欧盟国家团结一致采取了一些干预性的措施。“出现了危机,反而让我们更加清醒,这是好事。我们对欧元进行重新估值,不像以前被估得太高了。刚使用欧元的时候,欧元兑美元是0.9,后来曾经达到1.5这样的比值,现在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我相信欧元估值上下波动,不会让大家对欧盟经济产生过多的看法”。
谈对策
建立欧版IMF 有些国家太保守
国际政治较量,就像放大版的家庭纷争。由于身份特殊,普罗迪对欧盟各国之间、欧盟与美国等经济体互相较劲的情况深谙于胸。他说,从希腊开始蔓延的主权债务危机,如果由国际国币基金组织(IMF)来援救,应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欧盟也好面子,觉得成员国内部的事情要自己解决,不要请外人插手。
他呼吁建立欧洲版的货币基金组织,并认为这是当务之急。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成员国之间规章制度,来应对欧元区的危机,但实际执行乏力。“这些规章制度没有得到成员国足够的尊重,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德国和法国不遵守,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规章制度非常严格,而预算和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必须要保持灵活性。所以有矛盾,但是我们允许这个矛盾存在。”他透露,他曾经提议推动欧盟债券的发行,以便在成员国遭遇危机时,进行适当干预。“但是,(欧盟)有些国家太谨慎和保守了,害怕全球化和承担责任,至今这个提议未被通过。”
普罗迪认为,这一轮金融危机,目前可以说已经结束了。“当然,我不认为整个的经济会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情况,世界经济还是需要时间。”
今天,有“第一个真正的欧洲首相”之称的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前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结束了他为期10天的中国行返回欧洲。这是现年71岁的他第26次访华,与之前25次的匆匆来去不同,这一次,他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访问教授来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与中国的商业精英探讨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方向上。
由希腊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元区“边缘国家”蔓延,有舆论甚至指出欧洲传统强国面临破产边缘。作为推动欧元的主要领袖,普罗迪在欧元区国家这一轮破产危机面前,最有发言权。
他在上海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摇摇欲坠的希腊已经挺过最艰难时刻,现在游走在破产边缘的,是英国而非希腊。而他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并非金融危机后各国的财政赤字,而是新一轮通货膨胀。
谈中国
未入危机中央 应完善保障制度
普罗迪说,长远来讲,他很担心各国财政赤字,但是目前他最担心的,却是通货膨胀。这是一个横扫世界的问题。
他提到了1929年欧洲经济大衰退,那时候各国也是大举提升公共开支。“我们看到当出现危机的时候,一个非常有效的公共政策就是增大赤字,去给那些贫苦的人,或退休的人固定收益,给他们更多抵抗危机的财力。但未来我们在采取这些方法的时候应该更加小心谨慎。因为这种所谓简单的方法非常容易引发未来的通货膨胀。”
普罗迪认为,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可以说根本没有进入到危机中央。而对整个世界来讲,必须开发出新的经济领域、新的工业行业,来摆脱危机。他对生命科技,比如医药、医疗设备、医院等医疗健康行业寄予特别厚望。此外还有新能源领域,“我觉得新能源,新汽车,这是未来的两大支柱”。
在应对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问题上,普罗迪将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市场,看作是世界的机会。“尤其是中国,如果我们在整个经济中如果加入到十多亿的消费者,那么世界经济就能够摆脱危机,我觉得这是中国能够做的,为这个世界增加中国的老百姓的财富,然后让他们变成富有的消费者,这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现在整个世界大概是70亿人,50亿人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所以,新兴国家是整个世界的机会,而不是整个世界的危险。”
他同时也提醒中国,需要提升中西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但是他不赞同中国复制美国的福利体系,因为“成本太高,效率太低”。他建议中国多学习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福利政策,通过国家统筹、分省区运营,这样更加灵活。
人物档案
罗马诺·普罗迪(上图,新华社发),意大利及欧洲政坛重量级人物。曾在1996年和2006年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1999年-2004年出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他最为人称道的功绩是在担任欧盟主席期间,成功推动了欧元,促成了欧盟吸收中、东欧国家入盟,并全力支持推动欧盟宪法的起草工作。而作为意大利前总理,他仅用半年时间,就把意大利的财政和通胀指标降到欧洲货币同盟所要求的标准之内,带领意大利跨过了欧元区首批成员国的门槛。
从政前,普罗迪主要从事学术研究,被誉为“意大利工业经济学派”的奠基人。目前,普罗迪是全球合作基金会主席。
孙毅蕾
|